常用化疗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
65岁以及以上的人数正在迅速地增长,大部分的癌症都在这个年龄组得以诊断。年龄相关的器官系统的生理衰退典型地开始于30岁,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时候变得格外明显。癌症及其治疗都可以看作是应激原,年龄相关的的生理储备的减退能影响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随着衰老,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一些改变,增加了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治疗耐药量的区别。药物的吸收受胃肠蠕动的减退,内脏血流量减的退少,消化酶分泌的减少和粘膜萎缩的影响。衰老时,机体的组成改变了,脂肪量增加,无脂肪的体重和体液总量减少。机体脂肪含量的增加导致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上升,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减少。在癌症人群中,营养不良和血白蛋白减少能使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的非结合者的浓度增加。衰老时肝脏实质量和血流量减少,会影响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的毒性。衰老时肾小球滤过率(GFR)会减退,因此那些最初通过肾脏排泄的化疗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剂量必须谨慎控制。本篇综述了老年癌症患者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包括紫杉烷类,长春花碱类,抗代谢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蒽环类抗生素和烷化剂,与老年患者有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数据以及能影响化疗耐药量的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
老年肿瘤 化疗药物 药代动力学 紫杉烷类 长春花碱类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李春燕 许青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
国内会议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
北京
中文
360-367
2010-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