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问题

通过总结国内外紧急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尚处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阶段。描述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周期的五个阶段,即减轻、响应、恢复、准备和沟通的基本工作要求,重点讨论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支撑、社会行为、政府行为和信息发布应关注的主要问题。以重庆武隆“6.5”鸡尾山崩滑灾害为例,采用视滑力分析与数学积分计算方法,得出此次山崩事件主要是由于山体自身结构具备的向外的视滑力逐渐克服其底面的抗滑力和前缘支撑力而形成的,长期降雨渗流、岩溶弱化和山下深部铁矿开采活动是重要的外部诱发和加剧因素,其破坏过程是“开裂~蠕滑~崩塌~碎屑流冲击”的链式反应,为应急管理决策解决了此次灾难事件的动力来源问题。

地质灾害 应急管理 崩滑灾害 视滑力分析 破坏模式 数学积分计算

刘传正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地质环境管理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6-45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