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9例健康人人体成分与动脉功能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人体成分与动脉功能指标AI之间的关系,研究年龄、性别等因素对于其关系的影响。 方法:通过健康体检的方法入选3859例研究对象,应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人体成分组成情况,并测定桡动脉增强指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作为评价动脉功能的指标。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人体成分的相关指标与AI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年龄、性别等因素后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结果:PWV水平与体重指数(r=0.072,P<0.01)及体脂肪率水平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114,P<0.01),但是BMI水平的变化并不能反应其变化(r=0.022,P>0.05),人体成分分析中的体脂肪率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则能够有效的反应AI水平的变化(r=0.263,P<0.01)。女性研究对象中BMI(r=0.219,P<0.01)及体脂肪率(r=0.316,P<0.01)与AI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在男性中这种相关性则消失(r=0.033,r=0.046,P>0.05)。引入年龄因素后发现在50岁以下人群中,这种关系则要更为密切(β=0.479VS β=0.321,P<0.01)。 结论:体脂肪率对于动脉功能变化的预测性要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BMI,可以通过对于人体成分变化的监测来追踪动脉功能的变化。年龄、性别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对于5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佳。
健康人群 人体成分 动脉功能 体脂肪率 体重指数 脉搏波传导速度
曾强 孙晓楠 谢静 崔旭
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 南楼心血管二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8-373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