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麂野生种群等边浅蛤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南麂野生种群等边浅蛤不同个体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醇脱氢酶(ADH)、酯酶(EST)、谷氨酸脱氢酶(GDH)、过氧化物酶(POD)和乳酸脱氢酶(LDH)等8种同工酶进行分析,得到其基本图谱,并对其进行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23个基因座位,27个等位基因,有3个基因座位(Me-1,Mdh-1和Est-1)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P)为0.130(P=多态位点数/总位点数=3/23),远低于一般海洋贝类的多态座位比例(0.471±0.159),说明南麂野生种群等边浅蛤遗传变异能力较低。本实验结果对等边浅蛤有关生理生化的后续研究有一定帮助,并可为等边浅蛤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等边浅蛤 同工酶 生化遗传分析 南麂野生种群 种质资源

单潇潇 贾守菊 石磊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温州,325027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亚运食品安全保障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188-193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