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52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瘤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在侵袭性恶性淋巴瘤(NHL)中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方法:52例侵袭性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CHOP组:环磷酰胺600mg/m2,ivd1;表柔比星50mg/m2,ivd1;长春新碱1.4mg/m2,ivd1,强的松50mg/m2,口服,d1-7。沙利度胺组:化疗方案同前,加用沙利度胺,200mg d1-14,口服,第二个疗程剂量增加为400mg,d1-14。 结果:CHOP组CR7例(26.9%),PR12例(46.2%),CR+PR19例,总有效率为73.1%;沙利度胺组CR9例(34.6%),PR14例(53.8%),CR+PR23例,总有效率为88.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沙利度胺组1年生存率(OS)92.6%,2年OS为83.5%,CHOP组分别为90.8%、68.8%,两组1年OS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利度胺组对患者生存有益处。不良反应于沙利度胺组外周神经毒性8例(34%),便秘、皮肤干燥高于CHOP组,1例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副反应可以耐受,且在缓解率及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沙利度胺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已经有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值得进一步探讨。

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沙利度胺 CHOP方案 治疗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

王亚兰 王晓红 于焕欣

包头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

天津

中文

339-342

2009-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