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案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电子病案的研发起步较晚,理论探讨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际开发、应用则始于90年代中、末期,经1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电子病案的发展仍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没有一家医院或公司研制出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案系统;仍然是没有规范、标准、各自为阵的重复劳动;仍存在着意识问题、技术和软环境不成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作者认为,近、中期国内电子病案的研发可分三层、五步的形式来完成相关部门的基本需求。其实,电子病案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复杂的控制、查询和分析,以满足各种需求。电子病案的未来任重道远。
电子病案 技术标准 研发形式 信息查询
陈士元
200125 上海市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287-289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