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實錄抑或擬真——唐代史家劉知幾對於史學求真的理解與認知

「实录」做为传统史家书写史籍所悬的最高标准,向来未有异议。然而,史家面对过往之迹,是否为历史的真相,却始终困扰着众史家。唐代史家刘知几对於史学求真之说亦深信不移,其《史通》之作,即尝试为历史书写树一指归,并企求藉由此法,探究历史之真相,故刘知几言史,後世称之为「实录史学」。但是刘知几对於史学求真的理想坚持,是否能反映出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如果不存在,那刘知几的实录理论体系,还能成立吗?本文主要的论点集中在上述的问题里,首言「实录」一辞的出现与使用,进而说明「实录体」体裁史书的发展;次就刘知几「实录史学」的内容与方法提出批评:最後将和唐代前後期史家做一比较,以说明史学求真在现实运作下的不可得。传统史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再一次摆荡,刘知几的史学观念在经历求真、传真的过程後,究竟也只能在拟真处落脚。实录抑或拟真——唐代史家刘知几对於史学求真的理解与认知

唐代史家 刘知几 历史学 史家书写

楊志遠

台灣吳鳳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中正大學歷史系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文明及其衍化”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86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