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动物模型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

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大部分的中老年人都患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且四分之一的患者死于AS及其并发症。因此研究A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建立可靠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直接的人体实验存在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病变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以及伦理上的不允许,而实验动物模型则具有很多相应的优点,因此动物模型是研究As疾病的有利工具。目前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饮食诱导法、血管内皮损伤法、免疫法以及基因操作技术等。选用的实验动物主要可分为三类:啮齿类、除啮齿类以外的非灵长哺乳类和非人类灵长类。 其中家兔和啮齿类实验动物(小鼠和大鼠)应用最多。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结合实验动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和采用不同的制作动物模型方法。本文根据我们自己从事As实验研究经验和文献资料对实验动物种类和制作动物模型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回顾总结。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血管内皮损伤法 饮食诱导法

林燕 余崎 刘恩岐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西安 710061

国内会议

中国西部第八届实验动物管理与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第二届实验动物学术年会

四川南充

中文

195-206

2009-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