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帝王略論》的利用狀况
进行南北朝研究时的基本史料是唐初贞观年间编纂的正史。但是近年有人指出正史之中反映了唐室的意向,因此很有必要对正史所描绘的南北朝进行再探讨。在此,值得注意的史料是《帝王略论》。《帝王略论》是虞世南在贞观初年(627年前後)撰写的史书。 其主要内容是将自三皇五帝到隋文帝的明君、昏君的事迹以<略>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後以公子和先生问答(<论>)的形式进行批注。从《帝王略论》中能够看到与正史不同的南北朝时代。然而,《帝王略论》在宋元时期散夫了,所以不存在完整的版本。20世纪从敦煌发现了卷一、卷二的断片(敦煌本P.2636)在日本发现了镰仓时代的抄本金泽文库本《帝王略论》卷一、二、四。由于这一发现,使得复原”帝王略论》卷一、二、四的全文成为了叮能。但是直到现在《帝王略论》的录文和校注尚未公开发表。今後,笔者准备制作”帝王略论》的录文和校注。在制作《帝王略论》的录文和校注时,必须确认引用的典籍的性质和引用状况。有鉴于此,在本报告中作为制作《帝王略论》的录文和校注的第一步,对于唐宋时期《帝王略论》的利用状况进行探讨,尝试搞清楚《帝王略论》的散佚时期和散佚原因。探讨的结果是《帝王略论》在唐代是作为史书、君主论来积极利用的。可是,到了宋代该书被分类到了子部(诸子、杂家),不再作为史书、君主论来利用,在南宋末、元代就散佚了。 模仿《帝王略论》而写的《通历》代替了《帝王略论》作为史书的作用,也是该书散佚的原因之一。此外,遗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宋代王权思想变化的结果,使得《帝王略论》的君主论不再适合当时的时代,不再为时代所关注。
《帝王略论》 敦煌文书 金泽文库 目录学 君主论
国内会议
“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403-404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