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被保留的旗人記憶——《百二老人語錄》中旗人與皇帝之關係

《百二老人语录》(Emu Tangro Orin Saqda-i GisunSarkiyan)是清代名臣松筠(sungyun,1752-1835)的着作。据松筠所说,该书为其所记之一百二十则老人旧言,而这些话包含了旗人应该知道的事。全书由满文写成,此份文献在海外满学家中受到重视,但在台湾与中国大陆学界未受普遍重视。《百二老人语录》中的“一百二十位老人”,虽然不一定真有其人,所述说的故事也可能有虚构性。但可以将这些故事视为松筠以为应被记得、保存、流传的记忆,而此书目前留存十余份抄本,也由其他旗人翻成汉文,可见不只松筠认为这些记忆应该被保存与流传。因此从这些记忆中,可以见到松筠等人希望旗人以怎样的形式去记忆与认知过去。本文拟以《百二老人语录》为焦点,探讨旗人如何记忆“旗人与皇上之关系”。透过史料考证,发现清代对於“旗人与皇上之关系”,有两种论述,一种是“旗人称奴才,具奴性”;一种是“奴才与臣都只是称呼而已”。而《百二老人语录》可视为第三种论述,他表示了旗人怎麽想,这种论述认为“旗人就是皇帝最听话的奴才”。第一种论述与第三种论述互相竞争,各自被记忆,而第二种论述由乾隆皇帝提出,希望调和此二者,可这种论述最後渐渐被失忆。随着辛亥革命爆发,第一种论述被继续记忆,成为主流论述,另外二者便逐渐被遗忘了。

《百二老人语录》 松筠 清代名臣 旗人记忆

蔡名哲

臺灣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531-540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