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義研究與地方志之運用——以陝西省涇陽縣為例
自上世纪韩明士提出了地方主义在南宋的兴起后,丙方学者开始热衷於地方史的研究,纷纷以不同地方的个案来探讨地方主义在不同时空下的各种形态。沿着这条研究的脉络,笔者将以陕西省泾阳县为研究个案,探讨士绅们在明清时期行为和态度上的转变,来刻画此县地方主义的出现以及演变。笔者将会运用嘉靖、康熙、乾隆以及道光版本的泾阳县志来完成这项任务。除了以当中的资料来重构士绅们在地方建设的参与和支持外,本文将会着重的比较这些不同时期出版的县志,以全方位洞察地方主义在泾阳县的出现。通过这个方法,笔者观察到了泾阳县士绅的行为在乾隆时期起了明显的变化,不但在地方上变得极为活跃,在各项公共建设中也出钱出力。此外,地方士绅的势力甚至渗入了官方权利的场域,连原来只限于地方政府负责的官方建设,如县衙门、城墙和文庙等,也都需有他们的支持才能进行。这种趋势发展到了道光年间,更是出现了深化的现象。士绅们不但左右了县志的撰写来为自己在历史中留下更大的席位,某些市镇的乡绅更是出版了自己的镇志,来与县志争夺正统性。通过这些分析,本文想要说明在研究地方主义时,除了可以运用方志的内容外,其形态、编辑格式以及版本之间的变革也都是可以关注的观察点。
地方主义 泾阳县 地方志 韩明士
李承勛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国内会议
“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575-583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