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博簡《恒先》“或”的釋讀

上博简《恒先》讲述了由“恒先无有”演变成天地万有的过程,“或”在简文中是重要术语,但不能释读为“宇”,训诂上说不通;也不应理解为“宇宙”,《恒先》没有具体表述出“宇宙”这样的时空观念。它是一个不定代词,指代有某物,古人用以表明天地的创生本然而然,不好定名,就用“或”来指代,由此引出治国方略必须服从天地万物生成原则的讨论。借助“或”的释读,我们知悉战国早中期曾经存在过一种独特的天地创生观,以及其所反映出的稷下黄老学派“因循自然”的治国理念。

《恒先》 黄老学派 宇宙时空 治国理念

黃鴻春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国内会议

“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40-46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