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控制技术在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医疗实践中对于低温治疗已经有近50年的研究了,已经形成公认的是机体在28—35℃状态下,对心脑等重要脏器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但由于低温技术的限制,导致治疗过程中体温精确控制困难,且波动大,产生明显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应用非常谨慎。近年来随着低温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血管内精确低温控制成为可能,这种技术在应用低温带来的益处的同时能够因其对体温的精确而稳定的控制而减少甚至避免低温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因此这种血管内低温治疗为急诊医学在心肺复苏后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急诊医学 心肺复苏 综合征治疗 低温控制 临床应用
郭树彬 黎波 于学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18
2008-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