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蛋白对铅致胚胎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应用金属硫蛋白(MT)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模型,探讨金属硫蛋白对铅致胚胎脂质过氧化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实验,于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小鼠”MT(-/-)”和野生型的小鼠”MT(+/+)”孕第0d至妊娠结束进行醋酸铅灌胃染毒,仔鼠出生后第1天处死,取脑及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测定脑及肝组织中MT的含量。 结果:宫内铅暴露使MT(+/+)及MT(-/-)新生仔鼠脑及肝组织MDA升高,SOD活力降低,与染铅剂量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相同醋酸铅染毒剂量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及中剂量染铅组MT(-/-)仔鼠脑及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MT(+/+)仔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染铅剂量的增加,MT(+/+)仔鼠脑及肝组织GSH含量单向性升高;而MT(-/-)仔鼠脑及肝组织GSH含量的变化为非单向性,表现为低、中剂量升高,高剂量时下降的趋势。低剂量铅染毒即可使MT(+/+)仔鼠肝组织MT含量显著升高P<0.01)。 结论:MT在体内铅的转运、代谢乃至解毒方面具有一定作用,MT缺乏可使铅引起的脑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进一步加重铅的发育毒性。
铅元素 金属硫蛋白 脂质过氧化 发育毒性 胚胎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张敬旭 符绍莲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童青少年卫生学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1-53
200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