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眼皮肤白化病遗传异质性与产前基因诊断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眼皮肤白化病基因座遗传异质性和致病基因突变类型,为遗传咨询和建立针对我国患者的适于广泛应用的基因诊断方法奠定基础。同时,开展产前基因诊断研究,探索预防白化病患儿出生的可行途径。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层析(DHPLC)和DNA序列测定等技术方法,对来自中国大陆8个省份的20个家庭中的22例眼皮肤白化病患者进行了相关基因的突变筛查,确定患者的眼皮肤白化病分型和基因型;应用以上方法对5例OCA1高风险胎儿进行了研究性产前基因诊断。 结果:22例OCA患者中有16例在OCA1基因内检测到1对突变,5例在OCA2基因内检测到1对或1个突变,1例在OCA1和OCA2基因内未检测到任何突变,而在OCA4基因内检测到1对突变。本研究共检出TYR基因12种突变、P基因4种突变及MATP基因2种突变,其中OCA1基因的P301L、IVS4+3A>T、K142M、S264I、Y173C,OCA2基因的A787T、T450M、R455G以及OCA4基因的D160H、IVS5+3delAAGT共计10种突变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OCA致病性突变。5例OCA1高风险胎儿产前基因诊断结果为:1例基因型正常,3例为携带者,1例为复合杂合子患者。现胎儿都已出生,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相符。 结论:首次开展了中国大陆眼皮肤白化病基因座遗传异质型研究,并证实我国存在眼皮肤白化病Ⅰ型、Ⅱ型和Ⅳ型,其中Ⅰ型和Ⅱ型较常见。在国际上首次确定华人中存在OCA4患者。中国大陆OCA存在基因座遗传异质性和高度等位基因遗传异质性。本研究为我国OCA遗传咨询、产前基因诊断奠定了良好基础。

眼皮肤白化病 遗传异质性 基因突变 产前基因诊断

李洪义 吴维青 张颖 魏海云 孟舒 蒋玮莹 陈路明 陈争 郑辉 闻人庆 段红蕾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室 510089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遗传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理学研究室 南京鼓楼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

北京

中文

261-263

200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