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经济学分析:公共产品的视角——以教育部调整汉字写法为例
作为人类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具有极大的经济效应。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一种或多种语言所花费的费用以及时间是对人力资本特殊形式的投资;语言在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的同时由于其特殊属性使其还影响着其他制度安排的效率。此外,由于语言的网络效应使语言具有一种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以近期教育部调整部分汉字写法这一事件为例,立足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讨作为公共产品的语言在供给调整和需求表达及相关的制度安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问题。
语言经济学 公共产品 制度安排 汉字写法 人力资本 网络效应
祁毓 田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40-448
2009-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