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地区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三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耕地面积达到10.53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7.67”%”。其中水浇地和旱地分别占“三北”地区耕地面积34.38”%”和58.02”%”,占全国水浇地和旱地面积76.21”%”和66.84”%”,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和其他杂粮作物的生产用地。同时,“三北”地区现存中低产农田中可改造比例高,一般都在50”%”以上,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地区。根据“三北”地区自然、社会和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发展应该强化旱作节水农业,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约水资源和提高利用效率放在旱作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减少降水资源的无效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中单位水资源的产出效率和效益,以增收激活节水,以节水促进增收,走出一条效率和效益双赢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之路。同时,按照区域特点,加强以生物和农艺节水为重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工程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管理等节水措施的联合应用,大力普及高效适用、简便成熟的实用技术和装备,推动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不断突破制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
“三北”地区 旱地作物 节水农业 水资源利用 技术创新
梅旭荣 张辉 张永江 严昌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北京 10012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116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