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区公路边坡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延庆县境内的栾赤公路为例

为了探讨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本文对北京市延庆县境内的栾赤路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性质的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群落结构要明显优于自然恢复模式;自然恢复模式下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略优于人工恢复模式,而植被盖度小于人工恢复模式;人工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优于自然恢复模式。在尊重生态演替规律的前提下,对公路边坡进行合理的植物种植将有利于边坡植被的恢复。

山区公路 边坡 自然恢复 人工恢复

谭雪红 魏东 李林英 曹波 赵方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徐州工程学院,221008,徐州,江苏 北京市路政局延庆公路分局,102100,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 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100083,北京

国内会议

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36-241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