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输出量监测技术的进展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存在大出血可能的手术、血管手术及伴有心室功能降低和瓣膜病变的患者,准确测定心输出量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及时反映心血管系统状态并指导治疗。肺动脉插管监测技术在1970年引入临床后,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可为那些高死亡风险的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和临床麻醉。肺动脉漂浮导管以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是临床判断心功能最准确的方法,但由于费用昂贵,操作复杂并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进一步发展,生物阻抗、多普勒超声、部分二氧化碳重复吸入等无(微)创心输出量测定法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临床心输出量监测技术的进展。
心输出量 瓣膜病变 心室功能 血管手术 监测技术 临床麻醉
林培容 张东亚
北京华信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