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阅读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0例骨质疏松和50例脊椎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均伴异常信号)的MRI片,并分析、记录和比较各种征象。 结果:105个骨质疏松致压缩椎体中,31个椎体后上和(或)下角突出,13个椎体前上和(或)下角突出。5个椎体后缘轻度膨隆(突出度小于2nun),9个椎体后缘上部局限性或尖角状轻度突出,2个椎体中部前后径略增加。92个为Ⅰ型信号。13为Ⅱ型信号,34个T2WI或T2WIFS异常信号线。15个椎弓根异常信号,并边界不清。横轴位图像9个显示椎体前侧缘周围异常软组织影(厚度均小于5mm)。62个转移瘤致压缩椎体中,2个椎体后上角向后突出(Ⅰ型),49个椎体后和(或)前缘全部或大部弧形隆突伴椎体中部前后径增加,2个骨性终板局限性膨隆。8个为Ⅰ型信号,信号54为Ⅱ型,25个椎体内T2WIFS多发散在斑点状高信号,15个T2WI或T2WIFS见圆弧状信号线。36个椎弓根信号异常,26个病变椎弓根膨大,28个椎弓根以外的附件其他部分信号异常。横轴位图像上,16个显示椎体前侧缘最大厚度超过5mm异常软组织密度影,20个显示局限于椎体和附件交界处肿块。所有所列征象出现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椎体压缩骨折MR上存在多种有差别征象,据此可对多数病人进行鉴别。

骨质疏松 骨转移瘤 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刘吉华 冯卫华 聂佩 徐文坚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八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六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130-134

2009-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