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联合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方法:病人术前空腹,彩超引导选择合适进针路径避开周围血管及胆管,采用单点多向、多点多向的方法力求125I粒子均匀分布。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1、2、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对疗效进行分级。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肿瘤缩小25%~50%;Ⅲ级:肿瘤缩小25%以下;Ⅳ级:肿瘤大小无变化或增大。 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分别于1、2、6个月复查。1个月: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3例;2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6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0例。中位生存期为11月(5至18月)。 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门区肿瘤 经皮穿刺 碘放射性同位素 FU缓释剂 植入治疗 临床疗效
孙尧 王刚 丛林 侯庆峰 荆雪虹 武乐斌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介入研究室 250021
国内会议
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八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六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214-216
2009-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