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MRI、CT对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MRI、CT对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脊柱压缩骨折64例86个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15例18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1例30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28例38个椎体。MRI和CT分别重点观察了椎体信号或密度、椎体后缘形态、椎弓根及椎旁软组织形态、MRI增强的强化方式。结果:恶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缘呈球形凸出;(2)椎弓根膨大呈T2WI高信号;(3)T1WI呈广泛均匀低信号,且不均匀强化;(4)瘤样椎旁软组织肿块,随时间延迟逐渐增大。良性压缩骨折较特异性的征象有:(1)椎体后上、下部分向后移位或成角;(2)骨折线下方盘状或带状低信号带;(3)T1WI部分正常骨髓信号保留,呈条带状均匀强化;(4)椎旁软组织块随时间延迟而吸收缩小。结论:常规MRI、DWI及ADC值定量测定对恶性脊柱压缩骨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对良性压缩骨折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二者联合检查,能明显地提高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病因的诊断符合率。

脊柱压缩骨折 发病原因 鉴别诊断 MRI影像 CT影像

徐春林 陈立光 郑传彬 朱卫峰 张雪梅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MR室 271608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MR室 250021

国内会议

第六届医学影像山东国际论坛山东省第十八次放射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六届医学影像学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243-246

2009-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