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也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等角度深含有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合作精神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已被日渐弱化。怎样培养大学生的这一精神?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提出了几点对策:通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哲学;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

和谐校园 素质培养 心理健康 高等学校 团队精神

葛雪琴

包头医学院社科人文学院 包头 014010

国内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

呼和浩特

中文

119-121

2008-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