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水循環模式初步建立與應用
在都市化过程中,由於人口快速成长且集中,随之而来的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面密度增加. 导致地下水补注减少及破坏水文循环.为清楚了解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长期水文量影响,建立一个合宜的都市水循环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选定台湾台北的六馆抽水站集水区进行案例分析。 模式参数经过敏感度分析、率定与验证。文中首先采用改变不同透水铺面设置比例的方案。评估其对迳流量、入渗量、蒸发散量的改变。并分析设置不同比例屋顶雨水贮集系统对地表迳流量及供水量的改变。本研究所建立的都市水循环模式是评估土地利用改变造成水文量的改变的一个有效工具,并可提供决策者做为都市土地利用决策的参考。
屋顶雨水贮集供水系统 透水铺面 水循环模式 敏感度分析 土地利用
廖朝軒 張廣智
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研究所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保育事業組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118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