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都會區防洪設施脆弱度指標之建立及其應用於氣候變遷之衝擊評究

由於气候变迁可能造成水文量及水文环境之改变,造成现有的水利防洪设施无法应付未来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中分析气候变迁对水文量及水文环境造成之影响,并分析此变化对都会区水利防洪系统造成之冲击程度,作为判断水利防洪设施是否足以应付未来变化之依据。 研究中讨论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委员会」(IPCC)提出气候变迁可能发生之A2、B2情境,以大气环流模式(GCM)仿真台湾周边区域短期(2010-2039)、中期(2040-2069)、长期(2070-2099)之气候变化後,用统计降尺度工具SDSM及简易降尺度推估气候变迁对台洪降雨等极端气候事件之影响;本研究讨论河堤系统、区域排水系统、分洪隧道设施之脆弱度,并以脆弱度之变化表现其受影响之程度。 本研究以台北都会区为示范区域,其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迁对淡水河流域之湿季(5-10月)雨量有显着之提升作用,加重河堤系统的负担:如果气候变迁情境趋向A2情境,中期、长期之台洪事件强度可能超过员山仔分洪隧道设施之负荷能力:如果趋向B2情境,则短期之冲击较强,必须加强短期之调适策略规划:而在A2、B2情境下,抽水机系统之脆弱度都没有显着提升,表示台北市之区域排水系统应足以应付未来需求。

气候变迁 水利防洪设施 水文量 水文环境

賴進松 潘宗毅 童慶斌 邱啟芳 林彥廷 譚義績

臺灣大學綜合災害中心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10-219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