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6年夏季浙江海域赤潮生物群落分布

研究了2006年夏季浙江海域(120°~128°E,26°~30°N)91个站位赤潮生物物种组成及群落分布,共检出赤潮生物4门30属69种,其中角毛藻属和原多甲藻属种类数占优势。赤潮生物种类数及数量分布由近岸向外海递减且有随水深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高值区为舟山群岛和南麂列岛海域。舟山群岛海域夏季赤潮生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是新的引发赤潮的潜在藻种;南麂列岛海域夏季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与往年调查结果相符。舟山群岛和南麂列岛海域仍然是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敏感区。

赤潮 生物物种 群落分布 浙江海域

朱虹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内会议

2009年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

中文

401-410

2009-05-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