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巫溪县生态修复区退化生态系统景观健康评价

探讨了结合景观生态学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景观健康评价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景观结构与景观功能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景观健康评价,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制作出景观健康分级图。评价结果表明,巫溪县生态修复区内,耕地类景观的健康指数<草地类景观<林地类景观;项目区内地势三大分区的山区旱地健康指数表现出中部<南部<北部;不同覆盖度草地的景观健康指数上看,随覆盖度的减少,其生态健康质量也呈现降低的趋势;从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上中,有林地的生态景观健康指数最高,其生态环境结构与功能相对最稳定,而生态退化表现最突出的是大于250的旱地,其次是山区旱地、山区水田与低覆盖度草地,这些景观均是受到人为活动强烈影响的景观,它们不仅表现在景观结构上更破碎化,斑块多样性低,还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方面。

生态修复 景观生态学 退化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水土流失治理

何丙辉 徐霞 辜世贤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邮编400716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四川,成都邮编 610041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结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67-174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