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多边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频率最高、灾害各类最多,且灾害破坏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附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致灾因素大量增加,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如何应对非传统威胁与突发性危机事件,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降低损失、重建秩序,如何做好与民众的沟通、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政府公信力,这一系列问题对世界各国政府都构成严峻挑战,也对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和政府提出了重要预警。中国试图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权力与责任明晰的、落实到专门机构、中央与地方、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分工明确、国内与国外密切合作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多边合作机制和体系。该体系注重未雨绸缪,注重科学专业,注重多方配合,尤其注重可执行性;对地震灾害区分轻重缓急,界定政府和民间的责任,并且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统一管理,需要科学对待,需要成本投入。
地震灾害 应急救援 应急管理 多边合作机制 政府公信力
张小明 黄家新
国家行政学院,山东省地震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11-915
2010-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