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后政府初期应急响应能力的调研
4月15日,玉树地震后第二天,青海省行政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教学项目组到达玉树结古镇,并于23日再次前往玉树地震灾区,见证了这次地震后各级政府初期响应能力显著提高。玉树震区高寒缺氧,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是对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毋庸置疑,从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急预案日臻完善,应急体制、机制、法制、技术和舆情等方面逐步健全、稳步发展,逐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成效显著,政府的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玉树地震政府初期响应的特点:救援速度空前快捷;抗震救灾系统设置清晰,应急机制科学;以人为本,救人为主理念贯彻如一;灾区舆情导向正确、信息畅通;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作用关键。进一步提高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的几点思考:加强边远地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重视政府灾备管理;突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机动性、适应性建设;加快重大灾害网格化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应急物流网络建设;提高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边远地区应急物质的实物储备和目录储备。
玉树地震 政府响应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 应急管理 网格化预警体系 应急物流网络
何颖
青海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3-157
2010-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