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初探

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突发事件的重要表现形式。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土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土地补偿款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失地农民生存权、发展权、就业权、养老保障、市民权全面陷于贫困,成为弱势群体。由此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大面积高频率爆发之势,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具有数量和规模剧增、组织趋向明显、冲突形式暴力化、复杂易变等特点,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加强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要从当前和长远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干预以及群众的自我调节来解决。首先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真心实意地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其次要疏通民意表达渠道,着眼于预防;再次,要把握工作原则,掌握具体方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积极稳妥处置,切实做到标本兼治,以防为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失地农民 群体性事件 应急管理 土地补偿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 科学发展观

粟岚 李江云

云南省行政学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国内会议

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17-421

2010-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