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卟啉-芴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以高荧光效率的芴单体和卟啉通过SUZUKI聚合反应制备超支化聚合物。详细研究了反应投料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聚合物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GPC、核磁共振波谱、DSC、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的确定,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荧光波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进行了光物理及电化学性能的表征。通过监控聚合物数均分子质量的变化,对SUZUKI缩合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作为控制合成聚合物的指导。将该聚合物通过旋转涂镀的方式制备成膜,组装成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及稳定性,失重温度大于400℃。该聚合物制备的器件表现出良好的红光性能(CIE坐标x=0.64,y=0.30),最大亮度达到740 cd/m2,为目前报道的基于卟啉衍生物的单层红光器件的最高值。该器件具有很好的效率稳定性,克服了红光器件随工作电流增加效率迅速衰减的缺陷。

卟啉 电致发光 能量转移 超支化聚合物 电化学性能

王晓晨 王海侨 李效玉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特种化工材料技术交流暨新产品、新成果信息发布会

苏州

中文

100-101

201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