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临床特点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得最严重后果。常见于老年人群及骨量低下得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疏松导致了骨量的减少,骨质量的衰退,使骨的机械强度明显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生活质量,致残率与病死率显著增高。骨量、骨质量的降低使骨折愈合时间延缓,骨愈合质量与力学强度减低,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使骨折内固定或植入物的固着困难,牢固度差,失败的风险增大。这些临床治疗中的难点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今后探索的方向和临床治疗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流行病学概况,讨论了骨量与骨质的关系、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原因、临床诊断、外科治疗原则以及外科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力学强度 临床治疗 临床诊断 外科治疗

黄公怡

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四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厦门

中文

259-263

2009-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