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国际分工看台商在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的投资行为与产业竞争力变化之分析

1980年代中期,台湾由于新台币对美元快速升值,导致原本以劳力密集产业为主的出口厂商面临生产成本高涨的困境,台湾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转向对于生产成较低的东南亚国家进行投资,维持竞争力。然而,至1990年代在中国大陆的生产要素的磁吸效应影响下,台商对中国大陆投资快速增加,并成为台湾的最主要的投资地点。 本文主旨系以国际分工与产业移动的面向,分析台湾对于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的投资行为,并探讨该投资行为对当地国与台湾所产生的产业与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与变化。研究途径则是运用历年台湾对外投资资料,并讨论台湾赴外投资变动的趋势外,本文也将藉由贸易特性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的变动来了解台湾、东协与中国大陆在国际产业分工的定位,并藉以了解并推估台湾、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的产业变化情形。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台湾的对外投资行为已明显提升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的产业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未来,两岸如何发挥产业合作,共同参与东亚经济整合活动,系可努力的方向。

国际产品 生命周期理论 贸易特性 台商 产业移动力 对外投资 两岸产业合作

黄兆仁

台湾经济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WTO与中国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57-168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