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体会
在中国肝硬化是常见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在40”%”- 70”%”。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更多的消化科医师可以较熟练采用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技术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显著降低了出血复发率,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因此,国内、外在制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指南时均将内镜下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虽然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单纯内镜下治疗并不能解决临床面临的全部问题。放射介入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溯源至上世纪60-70年代,近年以来,放射介入设备、介入治疗材料的改进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的应用又为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注人新的活力。 在我科除常规开展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外,对镜下治疗后复发出血、危急情况下无法实施内镜治疗、不能耐受内镜治疗、以及一部分合并顽固性腹水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我们在应用放射介入技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诸葛宇征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 210008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66-168
2009-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