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的水土流失是由脆弱的岩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地质环境条件控制了水土岩的形成和分布,也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基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加重了水土流失强度。自然因素固然重要,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类活动似乎强于自然因素,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干旱洪涝-耕地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低-居民贫困-森林植被破坏,构成一个复杂的具有因果关系的致灾链,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石漠化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基础工作,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 成因分析 治理对策 石漠化地区 岩溶环境
裴建国 曹建华 蒋忠诚 章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87-91
2007-07-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