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拆解区学龄儿童血铅与贫血的关系
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拆解区贵屿镇学龄儿童铅污染状况及贫血发生率. 方法:选择贵屿镇当地出生并长期居住的70名8~14岁健康学龄儿童(暴露组)以及临近的两英镇(距贵屿镇约25公里)73名儿童(对照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水平及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相关参数. 结果:暴露组学龄儿童血铅几何均数82.33μg/L高于对照组的71.90μg/L(P<0.05).暴露组贫血发生率40”%”高于对照组的5.48”%”(P<0.0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均低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和红细胞参数的相关分析显示儿童血铅水平对RDW有影响(P<0.05). 结论:电子垃圾拆解区学龄儿童平均铅负荷处于较高水平,对儿童的造血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电子垃圾 血铅 贫血 学龄期儿童
林洁丹 霍霞 黄晋荣 郑桂娜 徐锡金
汕头大学医学院分析细胞学实验室,广东 汕头 515041
国内会议
都江堰
中文
273-276
2010-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