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温对周围循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敏感性指标筛选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低温对机体周围循环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确定机体低温暴露时的敏感性指标. 方法:将家兔置于(4±0.5)℃恒温冷库中进行低温试验,8 h/d,连续7 d.分别于低温试验前、低温试验第7天以及脱离低温5 d后测定家兔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ng II)、一氧化氪(NO)浓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率(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动作电位潜伏时、运动神经传导速率(MCV)、运动神经远端波幅、远端潜伏时等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低温试验前比较,低温试验第7天家兔ET、Ang II浓度升高(P<0.01),NO浓度降低(P<0.01),SCV、MCV交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运动神经远端波幅减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时、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延长(P<0.01).经过5 d恢复后,ET、Ang II浓度与试验前显著性差异(P>0.05),NO浓度低于低温试验前水平(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动作电位潜伏时、运动神经远端波幅与低温试验前无差异(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小于低温试验前(P<0.05),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大干低温试验前. 结论:低温能够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周围循环、神经功能损伤;各项指标交化程度各异,其中ET浓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时在低温后变化最为明显(P<0.01),并且经过5d恢复后达到低温试验前水平(P>0.05),可以作为低温敏感性指标.

低温 敏感性 周围循环功能 周围神经功能

林立 陈磊 张春之 张璟

济宁医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宁 272013

国内会议

2010第五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都江堰

中文

279-281

2010-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