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间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124例回顾性队列分析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间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9月30日期间的12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根据围手术期间用药情况,将12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分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分析和比较了两组术前的人口学统计资料、术后脑卒中/死亡事件和伤口血肿的发生率。 结果: 124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抗凝治疗组49例(39.52%),抗血小板治疗组75例(60.48%)。两组的人口学统计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O.05)。围手术期间3例(2.4%)发生脑卒中,其中抗凝治疗组1例(2.0%),抗血小板治疗组2例(2.7%)(P=0.816)。两组均没有死亡病例(P=1.00)。术后7例(5.6%)发生伤口血肿,其中抗凝治疗组6例(12.2%),抗血小板治疗组1例(1.3%)(P=0.01*)。 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间单独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安全有效,不会增加围手术期间卒中/死亡率,而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则会增加伤口血肿发生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陈跃鑫 刘昌伟 刘暴 宋小军 叶炜 吴巍巍 倪冷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邮编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100730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血管外科手术及介入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79-82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