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长期以来,对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治基本遵循本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为主,兼见血瘀、湿热、风热等标实证,但对于这些证候与肾脏病进展的关系尚缺乏深入研究;近期关于IgA肾病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关系的多中心研究表明:血瘀证是实邪中最常出现的证型,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另有研究提示血瘀证与IgA肾病患者的某些临床指标以及肾组织病变程度有关,同时我们在临床上也常见到,在疾病尚处于初期,病程不长者,往往本虚表现不突出,仅见一些标实证,随着疾病进展,迁延不愈,才渐至虚损证候出现;因此有必要对血瘀等实邪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血瘀证为重点,旨在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程度与临床指标及其肾活检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肾小球疾病 血瘀证 中医辨治 中医证候 临床指标
李深 饶向荣 王素霞 张改华 李晓玫 戴希文 陈可冀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0005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100034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0009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4-210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