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增高,是目前国内外50岁以上人群低视力和致盲的重要原因。其病因不清,可能与慢性光损害、种族、遗传、吸烟、心血管疾病、饮食等危险因素有关。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指出目前多认为脉络膜新生血管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新生血管产生的初期,患者多为虚证(脾虚、肝肾虚),而当晚期出现临床上可见的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出血者,预示着病情有转实的倾向,患者多属于实证(痰湿、血瘀、肝郁),使用凉血止血、活血止血为常用治法。总之,在临床观察中,中医药对AM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尚需科学设计、长期随访,相信中医药在AMD防治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发病机制 新生血管 中医药治疗

张励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北京 100040

国内会议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298-301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