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异病同治”理论指导六味地黄汤在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是中医学的特色。“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六味地黄汤出于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茱英、山药、泽泻、获荃、丹皮组成。该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等症。笔者运用该方灵活加减,临床施治内分泌疾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即所谓“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 六味地黄汤 内分泌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
余臣祖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 730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65-366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