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概述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回顾分析,描述了地震灾区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成效以及经验总结,为以后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提供借鉴。媒介密度的监测工作是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基础,媒介生物密度的急剧变化往往预示着环境的变化和传染病爆发风险的加大。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由四川省卫生厅发布。本监测方案适用于地震灾区,重点是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在四川地震灾区建立了一套媒介生物密度应急监测体系,为汶川地震灾区科学的进行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截止2008年10月31日,四川省地震灾区各监测点共监测1323次,完成工作简报26期,指导四川地震灾区媒介生物的控制工作。针对地震灾区的媒介生物控制,根据地震灾区环境、媒介生物种类和消杀药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原有的媒介生物应急控制方案修订,提出了《地震灾区病媒生物防制(杀虫、灭鼠)方案》,用于指导灾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它的国际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的灾害救援中,媒介生物控制都是作为主要的救援措施,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媒介生物控制方法和基本工作原则。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仍然是地震灾区的重要工作。
汶川地震灾区 媒介生物 动态监测 控制方法
刘起勇 任东升 杨维中 陈东平 李贵昌 鲁亮 孟凤霞 钱薇萍 吴海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44
2009-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