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国家馆振动台试验及计算分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国家馆造型独特,主体结构为四个钢筋混凝土筒体加组合楼盖,底部架空,筒体间楼盖向上层层展开出挑,呈四棱台斗冠状。倒梯形的建筑造型使上却楼屡的转动惯量增大,导致结构的第一振型为扭转。为了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地震破坏机理,检验和改进结构设计,回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尺寸比例为1/27,输入的地震波为El Centro(1940)波、Pasadena(1952)波和上海人工波,依次进行了7度多遇、基本烈度、罕遇及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试验。本文介绍了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情况及结构的地震破坏过程,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反应。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7模型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在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表明,虽然国家馆的第一振型为扭转,但结构的扭转反应不大,原结构设计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中国馆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数值分析 地震反应 抗震性能
蒋欢军 王斌 吕西林 陈云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院庆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404-410
2009-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