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次夏季强对流天气分析及其闪电定位资料初探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09年6月25日毕节赫章强降水、强雷电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高空前倾槽东移浸入低层湿热辐合区,加剧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触发强对流的产生。通过对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对比分析发现,闪电定位仪具备了全天侯监测的功能,能填补雷达歇机时间的空白。 闪电基本分布在雷达回波内,闪电密集区移动可以标识出雷暴云的基本位置和移动路径;负闪落点的分散和减少、正闪比例的增加,预示着对流云的减弱和消亡。当回波强度减弱到30dbz以下,无闪电记录。这可能是贵州省雷电监测预警公共服务系统对闪电电流强度阀值设置过低所致。

毕节赫章 强对流天气 强降水 强雷电监测预警 物理量场 雷达回波

刘丽萍 吴新 胡永松 沈锡清

贵州省毕节地区气象局,贵州 毕节 551700 贵州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2009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贵阳

中文

6-10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