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贵州省黔西南州一次初春严重低温霜冻灾害成因分析

2009年3月中旬黔西南州出现了1976年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霜冻灾害,全州农作物受灾面积4.574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470.22万元。利用高空及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严重低温霜冻的天气成因,又根据黔两南州不同地理位置的农作物生长特点对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严重霜冻天气是在前期受热低压连续控制的暖冬背景下。高空冷平流引导地面于冷空气急剧南下入侵,骤然形成500 hPa、700 hPa、8500 hPa高压环流配合地面强冷高压控制下的晴空天气,强烈辐射冷却,是形成此次严重霜冻天气的主要原因。 北部虽霜冻重,但受灾却轻,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拔高气温较南部要低些,当地作物出苗、发芽、拔节晚,躲过这次霜冻的危害:而地处南部近热带作物及早熟经济作物种植面大.作物出苗、发芽、拔结早,这次霜冻过程正赶上我州南部近热带作物及早熟经济作物大面积出苗、发芽、拔结期,所以受灾较重。

初春 霜冻灾害 天气成因 辐射冷却 强冷高压控制 农作物影响

段荣 蒋斌 岑启林 朱瑕 何海燕 杨玲

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局,兴义 562400

国内会议

2009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贵阳

中文

55-59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