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7.02”滇中大暴雨的成因诊断与数值模拟

利用常规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和WRF模式对2008年“7.02”滇中大暴雨进行成因诊断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的干侵入和中低层冷、暖平流交汇诱发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间辐合低涡迅猛发展成强中尺度对流辐合体,加上中低层来自孟湾的丰富水汽输送和中低层强水汽辐合共同引发此次大暴雨。过程中,垂直螺旋度贡献主要在中层;干位涡呈现出对流层顶强正高位涡,300hPa以下层为次正高位涡,两者之间为负区的柱状分布特征,次正高位涡强中心有向下层延伸特征。WRF较好地模拟了整个大暴雨过程中强降水主体时段和大暴雨落区特点,最大对流有效位能变化趋势对强降水有较好预示作用,模拟方案在积分30小时内效果较好。

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干侵入 对流有效位能 数值模拟 成因诊断

尤红 肖子牛 王曼 曹中和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 653100,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650091 国家气候中心 100081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650034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 653100

国内会议

2009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贵阳

中文

277-285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