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热解毒法治疗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研究进展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初受病时,毒热气盛,“‘毒热气渗溢经络”。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热、毒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存在,也可二者合而致病,同时反映病机变化过程,由热致毒,因毒生热,互为因果,贯穿于疾病发展始终.内毒、外毒入侵,机体功能严重失调、气机蕴结而产生剧烈阳热反应和火热症状的致病因素。其外延包括:外感火热邪气过极;温热毒邪。外感六淫邪气,郁而化火:疫疠之邪:脏腑失调,毒热内蕴。毒邪致病,脏腑气机失调,津凝为痰,血聚为瘀,痰瘀毒三者相互促生,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中医治疗相应治法应选清热解毒法.血脂代谢紊乱导致过多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生成OX-LDL(被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而OX-LDL是AS(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之一的泡沫细胞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降血脂是一直都是防治AS的最有效途径。许多清热解毒中药被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而且这些中药在现代医学被认为是具有“抗炎”的作用,能杀伤和抑制病原微生物,解除现代医学所述的炎性反应症状。近年来,随着对AS(动脉粥样硬化)认识的逐渐深入,把AS视为一种慢性炎症过程的说法开始深入人心,提示清热解毒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随着研究深入,发现清热解毒药不仅仅限于传统理论中的抗菌作用,而涉及到了炎性反应的多个环节。现就对清热解毒法降脂及抗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清热解毒法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抗菌作用

袁世和

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医院中药药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24-329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