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何与任务——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当代农业与中华传统农业有着血缘关系。传统农业属精耕细作、多种经营可持续发农业。造成其生产水平低、效益差的根源是个体经营、农业科技成军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西方现代化农业的优势是生产水平高、效益好,其原因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行单一作物的规模化生产。其缺点是:造成土地退化、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问题,难以持续发展。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不具备发展西方现代化农业的条件。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要走自己的路:继承我国传统农业多种经营、生态农业的优良传统;发挥中国农民勤劳、精耕细作、爱土如命的优势:因地至宜;充分利用当代农业科技成果;以县为单位按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分散的个体农户以农民喜炊的形式组织起来,(组织形式允许多样化,不搞统一模式)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农、(农产品深加)工并举,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农民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管理研究所,负责本地特色农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使农业生产保持强有力的后劲。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自始至终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方能成功!
三农问题 规模化生产 农业发展 多种经营 生态农业
孙文鹏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2-305
200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