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在日光温室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反复干旱法,通过测定存活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根系长度等形态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抗旱性等级评价赋分法、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三种方法对引进的19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不但考虑了不同指标的权重,还定量的鉴定出了每份材料的抗旱能力,比聚类分析法和抗旱性等级评价赋分法的结果更具科学合理性,19份紫花苜蓿种质的抗旱性强弱为:M7>M8>M3>M10>M9>M4>M11>M2>M12>810>M6>M14>M1>CK>M15>M16>M13>M17>M5。

紫花苜蓿 种质资源 苗期抗旱性 综合评价 干旱胁迫

李源 刘贵波 孙桂枝 高洪文 王赞 谢楠 赵海明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衡水 053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

常州

中文

224-231

200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