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室颤动与血压波动关系的临床研究--附1例报告

心室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然而由于血压波动所引起的心室颤动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对67例室颤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室颤常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其病因除有基础心脏病外,还可以由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血症,严重缺血缺氧,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电击伤等引起。分析发现这些患者均有易颤的基础疾病,其中以急性心梗最为多见,并且此时心肌正处于电活动不稳定期,血压显著波动很可能在这一时期成为室颤的导火锁。因此临床医生在针对这些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患者平时基础血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及扩血管药物,不能一味追求“标准血压”,应该把患者血压维持在适当水平,帮助患者度过这个易颤期。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心脏病患者住院期间血压较平时基础血压降低1/3就有室颤的倾向,降低2/3就可能发生室颤。例如某些扩心病、大动脉炎患者,在病情活动期血压维持在120-140/70-90mmHg左右可能是控制室颤发生,使病情平稳的理想血压。

心律失常 临床病理 心室颤动 血压波动

王新春 孔俊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2010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暨急诊医学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90-191

2010-03-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